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宝忠院长论文在《光明日报》刊发
时间:2019-09-16 09:33:26 来源:作者:
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宝忠院长论文在《光明日报》刊发
2019年4月16日,中央权威媒体《光明日报》刊发了鞍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宝忠院长、教授的署名文章《创新思政课要强化针对性》,这是我校在此权威媒体上刊发的第2篇文章。
高校思政课关系到学校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根本问题。创新发展思政课教学,就是要改变单一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,让思政课鲜活起来,抓住广大学生的注意力,走进学生的心里,不仅让他们愿意学,学得进去,而且愿意将之践行在生活中,贯穿于未来的人生里。为此,该论文提出:
一、立足国家需要,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。 国家的需要就是大学培养的目标。思政课首先要教育学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,如果没有这个前提,无论学生多有才华,也必然无法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,甚至可能会走歪路。其次,思政课要教育学生全面发展,这决定了思政课不能仅仅单一的说教,而要从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、教学理念、课后练习中全程贯穿创新思维,把思政课从学生个体放置到全班、全校,乃至社会的大环境里,让思政课更好发挥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主渠道、主阵地作用。
二、创新教学手段方法、实现真正入脑入心。 创新思政课教学要更强化针对性,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。学生的专业不一样,需求也有差异,思政课作为公共课,教学一定要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,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,做到因材施教:比如艺术类学生才艺强,但文化基础相对弱一点,给他们授课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,用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,可以用音乐剧、微电影或绘画创作的形式切入,鼓励他们来创作,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让思政课堂“活”起来、“潮”起来,从而实现真正的入脑入心。
总之,该论文认为思政课教育不是单纯说教,而是正人心的长期工程,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这是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需要持久的努力耕耘。
以上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教学改革中正逐步尝试和实践。
论文链接:http://news.gmw.cn/2019-04/16/content_32745132.htm